中医大事年表

来源:中华中医网  时间:2016-03-17 16:22:20  


清 (公元1644 - 1911年)

年代 人物 事件/成就

1644

傅仁宇

《审视瑶函》记载眼科病证108证,308余方剂,附有插图,又称为《眼科大全》。

1665

祁坤

《外科大成》记有外科辨证论治要点与常用方剂。

1669

柯琴

《伤寒来苏集》为《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合编本。

1670

张志聪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使《内经》的不少疑难问题得到阐明。

1682

汪昂

《医方集解》一本应用较广的方书。

1687

赵献可

《医贯》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提倡温补疗法。

 

李用粹

《证治汇补》收集了内科杂病的各家论述和经验,共载80余种病症的辨证论治。

1694

汪昂

《本草备要》介绍药性专书,书中已明确地指出吸烟的祸害。

 

 

《汤头歌诀》中医方剂学重要入门书。

 

张璐

《张氏医通》医学丛书,记载古今各科医学知识,还介绍了接种人痘方法。

1695

夏鼎

《幼科铁镜》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及惊病的各种病证也提出不同的看法。

1697

王宏翰

《古今医史》有关医学史论述。

1723

蒋廷锡

《古今图书集成》受命于清政府编辑的大型类书,内有《医部全录》520卷。

1729

尤怡

《金匮要略心典》对《金匮要略》进行校正、注释和阐述,说理清楚。

 

 

《伤寒贯珠集》将《伤寒论》原条文作适当的连贯与再分类。

1732

程钟龄

《医学心悟》综合性医书,在医学入门书中很有影响。其中也谈及医德的具体要求。

1740

王维德

《外科证治全生集》根据家传四代外科经验撰成。

1742

吴谦

《医宗金鉴》受命于清政府修纂之医学丛书。流传颇广,为学习中医的重要读本。介绍了人痘接种方法,并绘制多类骨伤治疗的用具图。

1746

叶天士

《温热论》有关温热病理论与经验总结。

 

 

《临证指南医案》医案专辑。

1750

陈复正

《幼幼集成》根据前人的儿科论述,结合作者本人40余年经验与体会写成。

1757

张宗良

《喉科指掌》喉科专着。

 

吴仪洛

《本草从新》对于鉴别药品真伪,药物性味与加工炮制方法均有介绍。

1759

徐大椿

《伤寒类方》将《伤寒论》内113首方剂再次分类与校注。

 

赵学敏

《串雅》广泛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经验与知识,突出民间走方医用药优点。

1761

吴仪洛

《成方切用》收方丰富,条理清晰,注释引证详细,对学习方剂及临床应用很有价值。

1765

赵学敏

《本草纲目拾遗》总结了1802年以前药物学成就,载药921种。

1792

唐大列

《吴医汇讲》最早的中医杂志。

1798

吴鞠通

《温病条辨》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畴,以及在人体的具体定位。使温病学说更完整及系统化。

1805

高秉钓

《疡医心得集》书中常从内科角度论述和治疗外科疾病。是清代三大外科学派中,颇具影响的外科代表作。

1808

钱秀昌

《伤科补要》骨伤科专辑。

1820

陈修园

《南雅堂医书全集》医学丛书。

1822

清统治者

下令在太医院内永远废止针灸科。

1827

傅山

《傅青主女科》后人将傅青主(1607-1684AD)以及其他医家,有关女科经验辑录而成。对带下、血崩、种子、妊娠、正产、难产、产后有简要论述。

1829

章楠

《医门棒喝》广泛讨论医学理论、诊法,以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并附有医案。

1830

王清任

《医林改错》根据尸体解剖及临床经验写成,强调解剖学的重要性。

1838

郑梅涧

《重楼玉钥》根据个人的喉科理论与诊治经验整理而成的专辑。

1840

江考卿

《江氏伤科方书》有关金疮、接骨、跌打、损伤等骨伤科疾病专着。

1842

 

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设置医馆。

 

 

西医学开始广泛传入,形成了中西医并存局面。

1843

周松龄

《小儿推拿辑要》对儿科杂病方面,传统按摩疗法的应用。

1844

 

中美签订平等的「望厦条约」,规定美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置医馆及礼拜堂等。

1846

鲍相璈

《验方新编》汇编了当时一些单方、验方及秘方。

1848

吴其浚

《植物名实图考》药物图谱,共收载植物1714种。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辑录历代文献中有关中药的资料性著作,共收编植物838种。

1852

王孟英

《温热经纬》是温病学论述汇编,又是温病诊治参考专书。

 

 

《王氏医案》医案专辑。全书详述作者对温病、杂病等治疗验案。

1863

费伯雄

《医醇剩义》继承前人基础,总结了一些慢性病经验,并自创许多方剂。

1864

吴尚先

《理瀹骈文》主张利用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作者不但广泛吸取前人的外治论述,又收集民间外治法经验。

1865

费伯雄

《医方论》强调应根据病情处方,反对滥用某些通用方剂。

1877

潘蔚

《女科要略》系统简要地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的证治。

1881

 

天津开办「医学馆」,表示中国正式自辨西医学教育。

1882

雷丰

《时病论》介绍各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特点、以及辨证立法的依据。作者又拟定了一些自创的疗法及方药。

1884

唐宗海

《中医汇通医书五种》是较早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论著

 

 

《血证论》有关血证的论述。

1889

张振鋆

《厘正按摩要术》介绍各种按摩手法,附有儿科推拿的取穴及手法图说。

1892

马培之

《外科传薪集》对外科疮疡诸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朱沛文

《华洋脏象约纂》将人体结构、脏腑图像与西医生理解剖知识,以图谱相互参照,加以论述。

1901

郑肖岩

《鼠疫约编》记载鼠疫预防及治法,并附有医案和验方。

 

 

《伪药条辨》分门别类来订修丸散膏丹方书,并考定讹传药品。

1912

民国政府

汪大燮等卫生官员首次正式提出议案,要求取缔中医学。

咨询热线:0311-8361611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篇文章大家享:

女装,连衣裙,手机壳,餐具,手表,女鞋,男鞋,打底裤,睡衣,婚纱,商场同款,男装,亲子装,奶粉,美食
淘宝充值